新闻 > 军政 > 正文

胡锦涛的制度理念:党国一体化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作者:
本月五日到七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而是勾勒出胡锦涛核心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设想。这个设想,与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政治体制设想一道,清楚地勾勒出胡锦涛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执政理念和党国一体化的总体社会发展模式。

  强化国进民退

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所有正式说法中,并不像媒体和外界渲染的那样乐观和自大,胡锦涛的危机意识很强。对形势的描述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目前农业存在潜在危机、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发展模式还不科学、某些事关稳定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就业)并未改善、经济总体形势尚未稳定。胡锦涛要求中共全党全国正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虽然中共中央解决经济问题的六大措施中都是谈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这个模式的核心是强化和扩展国家在经济稳定、调整和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解决危机成为建设一个新的制度的契机。精制兼用财政和金融手段稳定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扩展内需、以及调节社会分配,都不仅是间接干预经济运行,而且是以积极扩展的国家公共财政政策和国营经济作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这就导致了国进民退的体制效应。胡锦涛亲信、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十月十六日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一次演讲中阐释了胡锦涛核心的中共中央四大体制倾向中提到的两点要素是:社会主义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动员能力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党政重新合一

在国家重新成为经济活动中心后,政治制度建设变得更加重要。胡锦涛心中的政治制度建设要素已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得到阐释。这个会议通过的政治决议与二○○四年的党建文件一道,要在中国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党国体制。最近正在深圳和广东的政治体制改革试点为这一思想提供注解,党政重新合一。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文件则提出党不仅要在基层加强,而且要进入所有社会细胞包括民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其口号是「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共产党。」据说,胡锦涛核心现正思考军政一体化的问题。

显而易见,中共十八大以前胡锦涛将把建设一个党政一体化的制度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这就是政治学所说的极权社会。共产主义极权社会仅仅是极权社会的一种;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即使在最宽松时期也在制度上比希特勒的法西斯极权社会对民间独立力量和个人控制得更严密。

  如何评估胡锦涛的理念?有人认为,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选择,因为这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得到证实。然而,中国发展模式及成效值得推敲。目前的成就都是民营经济活力和全球经济中的结果。中国经济的成功其实是劣币逐良币效应:利用奴工的低成本挤占国际市场。胡锦涛的理念导致国进民退,打压民营经济,使得第一个动力丧失。劣币彻底驱逐良币后,将无国际空间可回旋。那时中国的体制能否保持成效?前苏东和毛时期的经验证明必然失败。党国一体化的制度不仅最终导致经济停滞,而且在目前政治腐败的情形下,不可能不付出比前苏东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文化和政治成本;政治镇压和迫害也将大规模出现

  最不和谐的政治现实

中国处在转型时期,各界对于中国的转型有许多分析、推断和期待,但由于中国政治腐败和混乱,加之高层政治基本上是黑箱作业,这些讨论大都是一厢情愿的预期。胡锦涛的理念显然是在开倒车,不仅扭转了八十年代党政分开、政经分开、政企分开、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而且对江时期对制度采取机会主义权宜之计给与民间力量发展空间、进入全球化制度的方略也是个倒退。

目前看,胡锦涛有点自说自话一厢情愿。因为实施他的执政理念需要一个真正的先锋队。但中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扩展党权和国家权力,不过是提供更大的机会和空间恶化问题。胡锦涛的想法不现实。此外,民间力量、地方政府和其他政治派系,也会与之摩擦甚至殊死搏斗。这就是胡锦涛和谐社会导致最不和谐的政治现实的基本政治机制。这也将是中共十八大以前政治乱象的主要根源。

无论怎样,胡锦涛理念向中国人提出不再是一个个人选择实际利益还是理想价值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个社会是否要坚持回归人类主流文明的进步体制的问题。在一个极权社会中,所有中国人的所有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争鸣2009年12月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226/153631.html